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深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4:56:54   浏览:86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深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深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

深劳社规〔2008〕19号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府〔2006〕125号)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深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现予发布。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八年七月一日

深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府〔2006〕125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或职业规范以及行业企业特有职业(工种)有关规范要求,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际而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职业技术技能比赛活动。

  第三条 竞赛应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和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竞赛规则和规划的制定,并对竞赛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凡举办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竞赛,应将竞赛方案报市或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 市外组织或驻深圳办事机构,单独举办或与市内机构联合举办竞赛的,应将竞赛方案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第七条 各行业组织及企业、职业院校举办全市竞赛或组团参加省、国家及国际竞赛活动,应向市劳动保障部门备案。邀请境外机构和外籍人员参与举办或参加竞赛活动,应提供其基本情况并说明邀请原因。

  第八条 竞赛分为市、区、街道三级。每级分为两类,跨行业的为一类竞赛,单一行业的为二类竞赛。

  第九条 市级一类竞赛,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举办或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市总工会、共青团等单位联合举办。

  第十条 市级二类竞赛,由市有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举办或联合企业、职业院校举办。行业组织可根据本行业实际单独举办竞赛。

  第十一条 竞赛实行主办单位负责制,联合举办的竞赛,应明确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协作单位及各自职责。

  第十二条 竞赛可以邀请公证部门公证或聘请社会监督员对竞赛过程予以监督。

  第十三条 市级一类竞赛每年至少举办1次,同一职业(工种)的竞赛可2至3年举办1次。市级二类竞赛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自行确定竞赛的职业(工种)和时间。

  第十四条 市级一类竞赛的职业(工种)为技术要求高、覆盖面广、通用性较强的职业(工种)或新兴职业(工种)。市级二类竞赛按照行业发展需求,确定竞赛项目。

  第十五条 市级竞赛的赛题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专家编制,每一职业(工种)至少准备两套赛题,经审定后选用其中一套,比赛当日使用。

  第十六条 市级一、二类竞赛每一职业(工种)的初始参赛选手不得少于50人。如少于50人,竞赛自行取消。

  第十七条 参赛选手应符合竞赛举办单位规定的参赛年龄、技能等级等条件要求。

  第十八条 举办竞赛应具备与竞赛职业(工种)相应的经费、设备、场地和评定成绩所需的检测手段,配备熟悉本职业(工种)竞赛工作的管理人员。

  第十九条 举办竞赛应聘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的裁判员,裁判员应在考评员或高级考评员中聘任。如竞赛项目暂无具备资格的考评员,也可在高于竞赛等级标准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的人员中聘任。每个竞赛职业(工种)不少于3名裁判员,每次竞赛应选择来自不同单位的裁判员并实行裁判员与参赛人员回避制度。

  第二十条 市级一类竞赛前六名的选手,并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授予“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市级二类竞赛前六名的选手,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主办行业部门授予“深圳市××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市级竞赛成绩合格的选手,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一条 参加省、国家及国际竞赛的选手,从市级竞赛的获奖选手中选派或推荐。

  第二十二条 对精心组织赛前培训、岗位练兵、竞赛选拔和积极参赛、表现突出的单位,可由竞赛主办部门颁发优秀组织奖。

  第二十三条 区、街道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竞赛,可参照本办法实施。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企业归还各种技措贷款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规定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企业归还各种技措贷款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规定

1983年11月5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分行: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83)财企字第133号文件《关于企业申请和归还各种技措贷款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规定》下达以后,一些地区和单位在贯彻执行中反映,城镇集体企业在目前用缴纳工商所得税以后的利润归还贷款有一定困难,希望予以照顾,同时要求明确该文件的执行时间。现补充规定如下:
一、经过我们进一步研究,认为部、行(83)财企字第133号文规定的各项原则是对的,是符合国务院〔1983〕131号文件确定的“过去允许某些企业用税款归还贷款的规定,要限期取消,不能再扩大范围”的精神的。但是,考虑到城镇集体企业目前用缴纳工商所得税以后的利润归还贷款尚有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确定在近几年内,对城镇集体企业从本补充规定下发之日起新借用的各种技措贷款的归还办法改为:在缴纳工商所得税之前,用贷款项目投产后新增加的利润归还贷款本息的百分之六十,其余百分之四十用税后利润归还。少数企业按上述规定归还贷款还有较大困难的,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查属实后,报省、市、自治区税务局批准,可再酌情放宽税前还款的比例。在用贷款项目新增利润归还贷款本息期间,企业主管部门不得向企业提取利润和各项基金。
本补充规定下发之日前,城镇集体企业借用的各种技措贷款,在规定的归还贷款本息期间,仍按国家经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经轻〔1980〕306号文和财政部(80)财税字第143、198号文及有关规定归还。
二、国营企业归还各种技措贷款的资金来源,仍按部、行(83)财企字第133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即:首先用企业自己的各种专项资金(包括更新改造资金和生产发展基金等)归还,不足部分,没有实行利改税的企业,用贷款项目投产后新增加的利润归还;实行利改税的企业,在交纳所得税之前,用贷款项目投产后新增加的利润归还。都不得用企业原有的利润归还。但对国营企业在本补充规定下发之日前借用的各种技措贷款,在规定的归还贷款本息期间,原规定允许用工商税归还的,仍可按财政部原来的有关规定继续用工商税归还。从本补充规定下发之日起新借用的各种技措贷款,除部、行(83)财企字第133号文规定者外,一律不得用工商税归还。
三、除上述补充规定者外,其余仍按部、行(83)财企字第13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以上希即转知所属单位按照执行。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的公告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  告
第139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9-2003,自2003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6、3.0.11、3.0.12、3.0.14、4.0.7(2)(4)、4.0.12、6.0.3、6.0.8、6.0.9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J29-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三年四月十五日